一月十六日的晚上,餵食副食品時,
小豆芽就出現愛吃不吃的情況,
雖然小豆芽本來就沒有很愛吃副食品,
但是這一天特別地抗拒,還大哭了起來,最後就吐了!
後來幫洗完澡後,哄睡時,覺得小豆芽的額頭有點異常地熱,
耳溫槍量過後,是38.3度,
心裡就覺得有些不妙,但因為也很晚了就讓小豆芽睡了;
半夜起來幫小豆芽量體溫時,還是維持在38.5度左右,
不過因為小豆芽有持續出汗,所以就密集地餵了夜奶,
幫他多補充流失的水份。
(其實喝水也可以,但半夜的小豆芽不愛喝水)
一月十七日整天白天和下午,
量耳溫時都沒有發燒的情況(維持在37度左右),
但也不是小豆芽平常的體溫(36.3度左右),所以心裡還是有些掛意,
可是小豆芽活動力很好,食慾也沒有改變,
就只好暫時密切觀察~
到了晚上接近十一點時,小豆芽又發燒了!
這回燒更高了,直衝39度,雙頰紅咚咚,
小豆芽也翻來覆去睡得不是很安穩,
一直哭著要媽咪抱著睡覺~
幫他稍微擦乾汗,再用溫水擦過澡後,終於稍稍退燒了,
小豆芽就又在媽咪的手臂上睡著了;
但是我的心情還是很不安,所以整夜每隔半個小時就幫他量一次體溫,不敢睡
到了一月十八日的清晨四點左右,小豆芽燒到了39.7度,
一點汗都沒出來,整個身體熱烘烘的!
我真是很緊張,一直考量著要不要送急診,
但想說既然送急診也是要吵他起床,
就乾脆挖他起來幫他洗個溫水澡,想說如果沒辦法退燒再送急診,
幸好,洗過溫水澡後,小豆芽總算是發了汗,
(當然也有因為被挖起來的不爽而哭所流的汗)
所以我就一直不敢閉眼,一直祈禱白天趕快到來;
一到可以現場掛號的時間,就麻煩喵喵跑了一趟耕莘醫院掛小兒科,
然後帶小豆芽出門看診~
雖然出門時,小豆芽的耳溫大概38.4度,
但是輪到小豆芽看診時,體溫又退回到正常體溫了。
不過翁麗緻醫師看診後,說小豆芽的喉嚨有些紅,還有些鼻水,
所以有開些症狀的藥,也有給預防發燒的藥水跟塞劑,
我們就帶著倦意很重的小豆芽回家休息了。
到了傍晚,小豆芽又發燒了!
不過這次手邊有醫師開的退燒藥水(草莓口味),
小豆芽還蠻愛喝的 所以很快就退燒了~
一直持續到半夜十二點才又燒起來,再喝一次藥水;
但是一月十九日的早上九點,小豆芽的耳溫一度衝到了四十度,
吐了一次,他又不是很肯喝藥水的狀態下,
趕緊幫他塞了三分之一顆的退燒藥劑,最後總算是讓體溫退下來了。
之後,整個早上跟下午,小豆芽又很有活力,體溫也只比平常高一些些,
但是到了下午四點半左右,又燒了起來(39.2度),喝下第二次的退燒藥水,
讓他好好地睡了一覺之後,總算是沒再燒了~
而傍晚幫他洗澡時,下巴.腹部跟腰部都出了點點紅疹(如下),
我這才算是安了心,因為果然是很典型好發於嬰幼兒的"玫瑰疹"!
一月二十日晚上洗澡時,紅疹更多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照顧小豆芽高燒的過程中,我一直懷疑是不是玫瑰疹?!
因為發燒的型態很像我手邊之前參加媽媽教室拿到的DM(玫瑰疹介紹),
而小豆芽的後腦勺枕骨下方也確實摸到了腫腫的淋巴結(因為平常幫小豆芽塗乳液時沒有出現過),
再加上過去姪子(波米將)首次發高燒也是因為玫瑰疹,
所以看著小豆芽,不知道為什麼直覺就告訴我,可能是玫瑰疹!
不過沒有發疹子前,小孩子的高燒真是很讓人神經緊繃的事情,
但多虧有我媽跟大嫂之前照顧波米將的記憶分享,
還有我哥在電話裡的小小問診跟指導,
再加上網路多到不行的資料,和以前的護理經驗,
所以總算是平安度過了小豆芽的玫瑰疹發高燒階段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發高燒前一天,小豆芽還開開心心地玩他的書,
也很活潑地跟爹地和媽咪笑得很大聲~
完全沒想到玫瑰疹正在蠢蠢欲動,讓我們一家人連三天晚上都睡不好覺。
真正完全退燒後,又恢復成很有活力的小豆芽!
不過倒是比發燒前更黏媽咪了@@
還有比較特別的是,因為媽咪一直拿耳溫槍幫他量體溫,
所以他現在特別喜歡拿耳溫槍起來研究,還有--啃咬
最後只能說,小豆芽能夠平安健康地在我們身邊,
真是太棒了!
雖然照顧過程很心驚膽跳,但是只要小豆芽能夠舒舒服服地好吃好睡,
真的是什麼樣的幸福都比不上呢